江西社会科学


  • 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

    卫兴华

    <正>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需要 我们进行革命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社会主义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越性,就必须使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制度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1986年04期 1-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

    卫兴华

    <正>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需要 我们进行革命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社会主义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越性,就必须使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制度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

    1986年04期 1-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体系结构模式

    龚一萍

    <正> 一 如果把整个理论经济学比作一座建筑的话,那么其体系结构便是这个建筑的框架,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结构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大厦。

    1986年04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体系结构模式

    龚一萍

    <正> 一 如果把整个理论经济学比作一座建筑的话,那么其体系结构便是这个建筑的框架,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结构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大厦。

    1986年04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恩格斯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

    黄建芬

    <正> 马克思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最终确立,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一个重大突破。今天,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说已无可非议。但在实际贯彻中却不无阻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小生产有着长久历史的国家里,打破两个“大锅饭”并非易事。本

    1986年04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恩格斯按劳分配思想的形成

    黄建芬

    <正> 马克思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最终确立,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一个重大突破。今天,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说已无可非议。但在实际贯彻中却不无阻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小生产有着长久历史的国家里,打破两个“大锅饭”并非易事。本

    1986年04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现形式

    周昱今 ,祖砚馥

    <正> 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从纵向经济关系方面来说,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在于使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明朗化,使国家不再以生产资料经营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转向

    1986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现形式

    周昱今 ,祖砚馥

    <正> 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从纵向经济关系方面来说,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经营权的分离,在于使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明朗化,使国家不再以生产资料经营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控制转向

    1986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场与间接管理

    张冀湘

    <正> 什么是直接管理?什么是间接管理?这是当前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要实现“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因此,在理论上充分认识宏观经

    1986年04期 24-2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场与间接管理

    张冀湘

    <正> 什么是直接管理?什么是间接管理?这是当前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要实现“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因此,在理论上充分认识宏观经

    1986年04期 24-2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第三产业与经济中心

    邹正青

    <正> 第三产业和经济中心都与城市直接相关联。城市,从其经济结构看,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集合体;从其经济功能看,即为经济中心。所以,在城市系统中,第三产业与经济中心之间实际上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失为关键的一着。

    1986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第三产业与经济中心

    邹正青

    <正> 第三产业和经济中心都与城市直接相关联。城市,从其经济结构看,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集合体;从其经济功能看,即为经济中心。所以,在城市系统中,第三产业与经济中心之间实际上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失为关键的一着。

    1986年04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的统一

    王树春

    <正>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国经济理论界进行了多次讨论,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但绝大多数同志对斯大林的表述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②还持肯定的态度。

    1986年04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的统一

    王树春

    <正>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国经济理论界进行了多次讨论,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但绝大多数同志对斯大林的表述即“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是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②还持肯定的态度。

    1986年04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社会主义职业市场理论与实践

    张翼翔

    <正> 为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为要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各种途径,坚决变革一切不符合这种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不可不对社会主义职业市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986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社会主义职业市场理论与实践

    张翼翔

    <正> 为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为要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各种途径,坚决变革一切不符合这种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不可不对社会主义职业市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986年04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引内联 开拓前进——赣新电视有限公司创办一周年的实践

    涂叶茂

    <正> 赣新电视有限公司是由江西省电子进出口公司、江西电视机厂和香港新利贸易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生产制造彩色电视机的经济实体。一九八四年八月一日全面办妥注册登记手续,同年十月筹建班子,十二月试生产SONY彩电。一九八五年元旦首批索尼彩电供应市场,六月十五日全面竣工投产。

    1986年04期 45-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引内联 开拓前进——赣新电视有限公司创办一周年的实践

    涂叶茂

    <正> 赣新电视有限公司是由江西省电子进出口公司、江西电视机厂和香港新利贸易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生产制造彩色电视机的经济实体。一九八四年八月一日全面办妥注册登记手续,同年十月筹建班子,十二月试生产SONY彩电。一九八五年元旦首批索尼彩电供应市场,六月十五日全面竣工投产。

    1986年04期 45-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新时期怎样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张肇福

    <正> 怎样做好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企业各级领导和政治工作干部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1986年0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新时期怎样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张肇福

    <正> 怎样做好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企业各级领导和政治工作干部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1986年0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技术改造出效益的几个问题

    郭遗复 ,姚晓云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中指出:“为了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显著提高投资效益,要把建设方针进一步转到以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为主上来。”

    1986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技术改造出效益的几个问题

    郭遗复 ,姚晓云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中指出:“为了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显著提高投资效益,要把建设方针进一步转到以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为主上来。”

    1986年04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产品的创优升级看企业的生存活力

    涂东华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竞争能力。而这些生存的必备条件又要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管理得到增强,以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江西樟脑厂在这场生存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从倒闭的边缘开始站起来了,企业越来越兴旺。下面本文将从产品的创优升级侧面,探讨企业生存活力。

    1986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产品的创优升级看企业的生存活力

    涂东华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竞争能力。而这些生存的必备条件又要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管理得到增强,以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江西樟脑厂在这场生存竞争中,经受住了考验,从倒闭的边缘开始站起来了,企业越来越兴旺。下面本文将从产品的创优升级侧面,探讨企业生存活力。

    1986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古代“天人”范畴的发展看“对子结构”与“螺旋结构”的关系

    谭邦君

    <正> 近年来,不少哲学史工作者都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体系问题,在逻辑论述的方式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真实地再现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众说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全部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对子”结构,也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由多系列、多层次、多“圆圈”构成的“螺旋”结构。我们知道,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采用何种结构,必须根据对象本身的“历史”来决定。

    1986年04期 58-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古代“天人”范畴的发展看“对子结构”与“螺旋结构”的关系

    谭邦君

    <正> 近年来,不少哲学史工作者都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体系问题,在逻辑论述的方式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真实地再现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众说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全部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对子”结构,也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由多系列、多层次、多“圆圈”构成的“螺旋”结构。我们知道,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采用何种结构,必须根据对象本身的“历史”来决定。

    1986年04期 58-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易经》保留的中国哲学发生的信息

    戢斗勇

    <正>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乘舸穷源,探求中国哲学的发生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当探源的小舟驶进了《易经》这座“神秘的殿堂”,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保留了中国哲学发生过程的重要信启。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科学地析取、加工和处理,能使人们在研究中国哲学如何发生的问题时,得到“一叶知秋”的独特效果。

    1986年04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经》保留的中国哲学发生的信息

    戢斗勇

    <正>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乘舸穷源,探求中国哲学的发生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当探源的小舟驶进了《易经》这座“神秘的殿堂”,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保留了中国哲学发生过程的重要信启。对这些重要信息进行科学地析取、加工和处理,能使人们在研究中国哲学如何发生的问题时,得到“一叶知秋”的独特效果。

    1986年04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科学体系

    刘敬诚

    <正> 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不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理论而言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科学体系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哲学界、理论界持议不同,颇呈歧见。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1986年04期 68-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科学体系

    刘敬诚

    <正> 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不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理论而言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科学体系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哲学界、理论界持议不同,颇呈歧见。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1986年04期 68-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应星的无神论思想

    徐长安

    <正> 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曾通过对农业、手工业的考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最优秀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从《天工开物》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谈天》,《论气》等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宋应星通过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

    1986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应星的无神论思想

    徐长安

    <正> 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曾通过对农业、手工业的考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最优秀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从《天工开物》以及近年来发现的《谈天》,《论气》等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宋应星通过对自然界进行科学研究,

    1986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谈谈新时期用人的辩证法

    许天浩

    <正> 为了完成四化大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需要选拔和使用大批新干部。但是,如何选用,人们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新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破除那些不适应新任务的用人观,研究和确立新形势下的用人之道。在这里,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986年04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新时期用人的辩证法

    许天浩

    <正> 为了完成四化大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需要选拔和使用大批新干部。但是,如何选用,人们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新时期党的干部政策,破除那些不适应新任务的用人观,研究和确立新形势下的用人之道。在这里,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986年04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中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罗自梅

    <正>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它有客观存在的基础,即包括阶级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在内的社会基础。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我们的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的特色。 (一)农民是“大头”的阶级结构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是“大头”。

    1986年04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论中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罗自梅

    <正>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它有客观存在的基础,即包括阶级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在内的社会基础。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我们的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的特色。 (一)农民是“大头”的阶级结构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是“大头”。

    1986年04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评汤显祖的诗文理论与诗文创作

    俞为民

    <正>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戏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诗文占于很大的比重,也有着较高的成就。由于“四梦”的巨大影响,使他蜚声曲坛。因之,“世但赏其词曲而已,”对于他的诗文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汤显祖诗文与戏曲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要全面确定他在文学和戏曲史上的地位,也应该对他的诗文成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1986年04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简评汤显祖的诗文理论与诗文创作

    俞为民

    <正>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戏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诗文占于很大的比重,也有着较高的成就。由于“四梦”的巨大影响,使他蜚声曲坛。因之,“世但赏其词曲而已,”对于他的诗文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汤显祖诗文与戏曲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要全面确定他在文学和戏曲史上的地位,也应该对他的诗文成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1986年04期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安石政治思想及其新法初探

    刘云

    <正> 王安石变法,从南宋到明清,大多数人全盘否定,少数人持肯定态度。建国以来,情况相反,大多数文章加以肯定,赞扬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功勋。但同样也有少数文章表示异议。 近读《评王安石变法》一文,作者对变法失败的原因的探讨精神和某些见解是可取的,这对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思想、精神、内容以及变法中的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

    1986年04期 94-9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安石政治思想及其新法初探

    刘云

    <正> 王安石变法,从南宋到明清,大多数人全盘否定,少数人持肯定态度。建国以来,情况相反,大多数文章加以肯定,赞扬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功勋。但同样也有少数文章表示异议。 近读《评王安石变法》一文,作者对变法失败的原因的探讨精神和某些见解是可取的,这对研究王安石变法的思想、精神、内容以及变法中的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

    1986年04期 94-9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居易评价之我见——兼与裴斐、王启兴先生商榷

    王春庭

    <正> 裴斐先生的《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66期)发表以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学术争鸣,因为它不仅仅是就古论古,而是与现实、与当代文艺理论界的动态密切相关。裴先生的论文实际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居易“以政教言诗”是不是现实主义诗论?当时是否存在过一个新乐府运动?

    1986年04期 99-10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居易评价之我见——兼与裴斐、王启兴先生商榷

    王春庭

    <正> 裴斐先生的《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66期)发表以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学术争鸣,因为它不仅仅是就古论古,而是与现实、与当代文艺理论界的动态密切相关。裴先生的论文实际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居易“以政教言诗”是不是现实主义诗论?当时是否存在过一个新乐府运动?

    1986年04期 99-10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离骚》的创作时地考

    赵逵夫

    <正> 关于《离骚》的创作时地问题,学术界距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要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须同研究屈原的其他方面一样,注意这样两点: 一、抓住主要的、带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不必纠缠那些解释起来灵活性很大的问题。如有人以为象<离骚》这样的巨制,必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创作经验积累之后写成的,它当作于屈原晚年。

    1986年04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离骚》的创作时地考

    赵逵夫

    <正> 关于《离骚》的创作时地问题,学术界距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要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须同研究屈原的其他方面一样,注意这样两点: 一、抓住主要的、带实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不必纠缠那些解释起来灵活性很大的问题。如有人以为象<离骚》这样的巨制,必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创作经验积累之后写成的,它当作于屈原晚年。

    1986年04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两汉诗论中的美学思想

    曾铎

    <正> 我国两汉诗论,总结和发扬了先秦上古诗论的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诗艺“美”学思想的传统色彩。

    1986年04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汉诗论中的美学思想

    曾铎

    <正> 我国两汉诗论,总结和发扬了先秦上古诗论的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诗艺“美”学思想的传统色彩。

    1986年04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AB团始末

    罗惠兰

    <正> AB团,这一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右派组织,是蒋介石欲背叛革命还未敢公开叛变之际为破坏国共合作,排斥、打击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夺取江西党政大权而组织的反革命团体。近年来不少同志对这个组织的性质,破坏作用以及它存在的时间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观点各异,认识尚不统一。

    1986年04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AB团始末

    罗惠兰

    <正> AB团,这一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右派组织,是蒋介石欲背叛革命还未敢公开叛变之际为破坏国共合作,排斥、打击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夺取江西党政大权而组织的反革命团体。近年来不少同志对这个组织的性质,破坏作用以及它存在的时间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观点各异,认识尚不统一。

    1986年04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项羽的“背约”、分封与“残暴”

    文士丹

    <正> 爆发在距今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历时五载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国的农民战争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楚汉战争自它结束之日起就一直为人们所乐于述评,但由于不少人以成败论英雄,抑项扬刘,有的甚至脱离具体的史实

    1986年04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项羽的“背约”、分封与“残暴”

    文士丹

    <正> 爆发在距今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历时五载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国的农民战争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楚汉战争自它结束之日起就一直为人们所乐于述评,但由于不少人以成败论英雄,抑项扬刘,有的甚至脱离具体的史实

    1986年04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合理进行教育投资 发展江西教育事业

    章荣庆

    <正>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受生产力制约具有生产性,也受生产关系制约而具社会性。现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先导和中枢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把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投资。

    1986年04期 119-12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理进行教育投资 发展江西教育事业

    章荣庆

    <正>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受生产力制约具有生产性,也受生产关系制约而具社会性。现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先导和中枢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把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投资。

    1986年04期 119-12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