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会科学


  •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新探

    李泽中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外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将社

    1986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新探

    李泽中

    <正>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外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将社

    1986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轻化论——大趋势的思考

    刘锋

    <正>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都将目光投向未来。尤其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国外研究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新浪潮的论著相继问世。笔者也曾就产业结构进行过“轻化”大趋势的初步思考。提到了产品不断减重、提质、增殖的发展趋势。然而,“轻化”及其轻化现象、轻化趋势,绝不仅只在产业结构的范围内表现出进步意义,在中国、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层

    1986年03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轻化论——大趋势的思考

    刘锋

    <正>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都将目光投向未来。尤其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国外研究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新浪潮的论著相继问世。笔者也曾就产业结构进行过“轻化”大趋势的初步思考。提到了产品不断减重、提质、增殖的发展趋势。然而,“轻化”及其轻化现象、轻化趋势,绝不仅只在产业结构的范围内表现出进步意义,在中国、在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过程和层

    1986年03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王儒化

    <正> 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意义,及其与价值决定的关系,经济理论界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也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还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几种意见都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马克思阐明的只是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不存在有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就是由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或由其中哪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独决定。本文拟在这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1986年03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王儒化

    <正> 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意义,及其与价值决定的关系,经济理论界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也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还有的同志认为,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几种意见都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马克思阐明的只是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不存在有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就是由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或由其中哪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独决定。本文拟在这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1986年03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价值变化,价格波动与供求关系

    顾伟国

    <正> 对于供求与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供求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然而,如果我们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把三者的关系置于社会再生产的运动中来进行考察,那么,供求的变化不仅使价格上下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认真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从理论上解决供求变化时的价格波动问题,对于我们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正确制定价格政策,对于当前的价格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6年03期 2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价值变化,价格波动与供求关系

    顾伟国

    <正> 对于供求与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供求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然而,如果我们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把三者的关系置于社会再生产的运动中来进行考察,那么,供求的变化不仅使价格上下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认真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从理论上解决供求变化时的价格波动问题,对于我们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正确制定价格政策,对于当前的价格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6年03期 2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兼与“梯度推移论”和“超梯度发展论”商榷

    綦尤礼 ,高敬海

    <正> 本文试就我国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文章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次发达地区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依靠自己的优势,走出一条多元资源综合转换的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基本特点 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纵向上看存在着极不平衡的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可谓我国经济的黄金海岸,因而被誉为东部经济发达地

    1986年03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兼与“梯度推移论”和“超梯度发展论”商榷

    綦尤礼 ,高敬海

    <正> 本文试就我国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文章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次发达地区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依靠自己的优势,走出一条多元资源综合转换的发展道路。 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基本特点 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纵向上看存在着极不平衡的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可谓我国经济的黄金海岸,因而被誉为东部经济发达地

    1986年03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方比较成本学说在我国的实践意义新析

    刘迎秋

    <正>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候,重新研究西方比较成本学说,发掘其科学、合理、有用的成份,扬弃其思想糟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外开放来说,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比较成本学说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这一学说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由两大部分

    1986年03期 31-3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西方比较成本学说在我国的实践意义新析

    刘迎秋

    <正>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时候,重新研究西方比较成本学说,发掘其科学、合理、有用的成份,扬弃其思想糟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外开放来说,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比较成本学说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国际贸易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这一学说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由两大部分

    1986年03期 31-3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卫·休谟货币数量论研究

    陆晓明

    <正>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资产阶级货币数量论理论基础建立阶段的重要代表。他是在李嘉图之前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集中地对货币数量论进行了论述的。 休谟同范德林特、洛克、孟德斯鸠等货币数量论大师是同时代人,他也生活在工业资本迅速取代商业资本而占统治地位,在经济思想上古典经济学开始取代重商主义的

    1986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卫·休谟货币数量论研究

    陆晓明

    <正> 大卫·休谟(1711——1776)是资产阶级货币数量论理论基础建立阶段的重要代表。他是在李嘉图之前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集中地对货币数量论进行了论述的。 休谟同范德林特、洛克、孟德斯鸠等货币数量论大师是同时代人,他也生活在工业资本迅速取代商业资本而占统治地位,在经济思想上古典经济学开始取代重商主义的

    1986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新认识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地位

    单及春

    <正> 去年党中央在“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它的战略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封闭型的自给经济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中,党中央为什么要重申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986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新认识以农业为基础的战略地位

    单及春

    <正> 去年党中央在“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它的战略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封闭型的自给经济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中,党中央为什么要重申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986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镇企业与山区经济

    胡习川

    <正> 江西是个多山的省份,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占总面积的42%。江西的山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均极为丰富,但经济还比较落后。江西的大部分山区,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据一九五四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江西的老区面积有113,21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7.8%。因此,充分利用山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发展

    1986年03期 44-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镇企业与山区经济

    胡习川

    <正> 江西是个多山的省份,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6%,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占总面积的42%。江西的山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均极为丰富,但经济还比较落后。江西的大部分山区,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据一九五四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江西的老区面积有113,211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7.8%。因此,充分利用山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发展

    1986年03期 44-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我省老区发展战略研究

    李志勤

    <正>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科技及其它诸要素谐调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谋划;是关于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经、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党的十二大以后,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实现十二大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省市和许多地区纷纷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意

    1986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我省老区发展战略研究

    李志勤

    <正> 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科技及其它诸要素谐调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谋划;是关于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经、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党的十二大以后,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新形势,实现十二大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省市和许多地区纷纷开展了发展战略研究。意

    1986年03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放江西“南门”问题探析

    钟奉歧

    <正> 江西“南门”必须开放,已是无疑了。问题是江西“南门”是小开,还是大开?是“全方位”开,还是重点开?这些问题,不仅牵动了赣州地区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思索和探讨,而且引起了省内外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为此,就开放“南门”的有关问题,本文试图作些探析,并求教于读者。

    1986年03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开放江西“南门”问题探析

    钟奉歧

    <正> 江西“南门”必须开放,已是无疑了。问题是江西“南门”是小开,还是大开?是“全方位”开,还是重点开?这些问题,不仅牵动了赣州地区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思索和探讨,而且引起了省内外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为此,就开放“南门”的有关问题,本文试图作些探析,并求教于读者。

    1986年03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乡镇企业巩固提高发展的几个问题

    吕火根 ,廖振华

    <正>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乡镇企业也是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许多地区出现迅速的、广泛的发展趋势后,就需要有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然后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更大的发展。那末,从哪些方面来巩固、提高、发展乡镇企业呢?

    1986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谈乡镇企业巩固提高发展的几个问题

    吕火根 ,廖振华

    <正>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乡镇企业也是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许多地区出现迅速的、广泛的发展趋势后,就需要有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然后在新的水平上实现更大的发展。那末,从哪些方面来巩固、提高、发展乡镇企业呢?

    1986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简评实用主义

    葛力

    <正>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末叶美国的一种颇有影响的哲学派别,其中的代表人物具有各种倾向,诸如关注观念和命题的意义的分析,推崇真理的效用性,强调思维的工具作用,注意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突出个人的利益以及重视概念的性质和选择的探索,如此等等。彼此的观点虽各具特色,但

    1986年03期 63-6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简评实用主义

    葛力

    <正> 实用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末叶美国的一种颇有影响的哲学派别,其中的代表人物具有各种倾向,诸如关注观念和命题的意义的分析,推崇真理的效用性,强调思维的工具作用,注意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突出个人的利益以及重视概念的性质和选择的探索,如此等等。彼此的观点虽各具特色,但

    1986年03期 63-6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中西文化“历史—逻辑”结构的差异

    黎鸣

    <正> (一)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人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的任何一代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就不曾有过宁日。民族的现状与西方人之间悬殊的差距就像是一条无形而自动的鞭子,它迳直鞭笞着人们的灵魂。愈是敏感于民族命运的人,其痛苦也愈甚。他们呐喊、彷徨、奋起、身陷囹圄、在绝望中企盼、在清醒的死亡意识中为未来的光明奋争……。然而,在所有的这些痛苦中,最深沉、最折磨人的恐怕还应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反思。一

    1986年03期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中西文化“历史—逻辑”结构的差异

    黎鸣

    <正> (一)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人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来,中国的任何一代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就不曾有过宁日。民族的现状与西方人之间悬殊的差距就像是一条无形而自动的鞭子,它迳直鞭笞着人们的灵魂。愈是敏感于民族命运的人,其痛苦也愈甚。他们呐喊、彷徨、奋起、身陷囹圄、在绝望中企盼、在清醒的死亡意识中为未来的光明奋争……。然而,在所有的这些痛苦中,最深沉、最折磨人的恐怕还应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反思。一

    1986年03期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科学劳动著、科学仪器、科学劳动对象与生产力三要素

    廖士祥

    <正> 当前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把生产力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这种概括在过去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日趋显要,它使简单劳动开始转变为科学应用的过程。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必将引起生产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原来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概括就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了。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恩选集》第

    1986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科学劳动著、科学仪器、科学劳动对象与生产力三要素

    廖士祥

    <正> 当前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一般都把生产力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即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这种概括在过去无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日趋显要,它使简单劳动开始转变为科学应用的过程。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必将引起生产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因此,原来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概括就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完善了。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恩选集》第

    1986年03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端正党风的途径与方法

    汤源泉

    <正> 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当前端正党风是全党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要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集中力量,狠刹几股不正之风,二是抓好党性教育,三是严格整顿纪律。这三件事集中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争取党风的根本好转。按照中纪委的部署,我们今年要集中力量,纠正不正之风,这是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是这几项任务中的核心问

    1986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端正党风的途径与方法

    汤源泉

    <正> 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当前端正党风是全党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要着重抓好三件事:一是集中力量,狠刹几股不正之风,二是抓好党性教育,三是严格整顿纪律。这三件事集中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争取党风的根本好转。按照中纪委的部署,我们今年要集中力量,纠正不正之风,这是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是这几项任务中的核心问

    1986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体制改革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李立功

    <正> 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环节,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与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许多方

    1986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体制改革与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李立功

    <正> 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的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环节,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与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许多方

    1986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

    张西林

    <正> 当前,我国税收工作的形势是好的。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屏弃了那种把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税收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税收不仅在组织收入、而且在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1986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

    张西林

    <正> 当前,我国税收工作的形势是好的。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屏弃了那种把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税收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国营企业普遍实行了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税收不仅在组织收入、而且在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1986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纳和文艺社会学的确立

    赵宪章

    <正> 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文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出发,借用社会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研究文艺,这是人类对文艺现象进行社会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们常说的文艺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涉及文艺与自然环境、种族特性、社会心理诸方面的关系,涉及文艺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等。作为一种思想,可以说它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法国的斯太尔夫人、圣·佩甫等人的

    1986年03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丹纳和文艺社会学的确立

    赵宪章

    <正> 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文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出发,借用社会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研究文艺,这是人类对文艺现象进行社会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们常说的文艺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涉及文艺与自然环境、种族特性、社会心理诸方面的关系,涉及文艺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等。作为一种思想,可以说它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法国的斯太尔夫人、圣·佩甫等人的

    1986年03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论给美学的启发

    王世德

    <正> 广义系统论(包括狭义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为本世纪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不但对自然科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也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美学研究,也同样如此。

    1986年03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系统论给美学的启发

    王世德

    <正> 广义系统论(包括狭义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作为本世纪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不但对自然科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也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美学研究,也同样如此。

    1986年03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美论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初探

    王才勇

    <正> 中国古代美论,多存在于诗论、文论、乐论、画论、书论的片言只语之中,而且,直接论美者甚少,即使在这些极少的直接论美言论中,也只是对美的存在特性的描述,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食必常饱,然后求美”②;“妇人之美,在颊则美,在颡则丑”③;“美不常珍,恶不终废”④等等。表面看这似乎给美论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探得带来了困难,其实未然。透过这些对美存在特性的直接描述,我们还是能够间接地窥见各自论美的理论倾向,而在

    1986年03期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美论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初探

    王才勇

    <正> 中国古代美论,多存在于诗论、文论、乐论、画论、书论的片言只语之中,而且,直接论美者甚少,即使在这些极少的直接论美言论中,也只是对美的存在特性的描述,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食必常饱,然后求美”②;“妇人之美,在颊则美,在颡则丑”③;“美不常珍,恶不终废”④等等。表面看这似乎给美论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探得带来了困难,其实未然。透过这些对美存在特性的直接描述,我们还是能够间接地窥见各自论美的理论倾向,而在

    1986年03期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江西民政长事件”

    李萍

    <正> 袁世凯企图削弱南方革命党地方势力和各省都督的职权,要求实现“军民分治”。此主张提出后,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一场论战。“赣省李烈钧首先通电反对,湘督谭延闾、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继之。”袁世凯强令推行,企图迫使李烈钧接受,先后于1912年12月16日和1913年3月11日任命汪瑞闿和赵从蕃为江西民政长。李烈钧领导江西党、政、军、警各界进行了顽强抵制和斗争,并在九江地区调兵遣将加强戒备,与袁世凯武装对峙,几有开衅之势。袁世凯不得不妥协退让,收回成命。李烈钧为革命党人赢得了民国初期革命党与袁世凯斗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

    1986年03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江西民政长事件”

    李萍

    <正> 袁世凯企图削弱南方革命党地方势力和各省都督的职权,要求实现“军民分治”。此主张提出后,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一场论战。“赣省李烈钧首先通电反对,湘督谭延闾、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继之。”袁世凯强令推行,企图迫使李烈钧接受,先后于1912年12月16日和1913年3月11日任命汪瑞闿和赵从蕃为江西民政长。李烈钧领导江西党、政、军、警各界进行了顽强抵制和斗争,并在九江地区调兵遣将加强戒备,与袁世凯武装对峙,几有开衅之势。袁世凯不得不妥协退让,收回成命。李烈钧为革命党人赢得了民国初期革命党与袁世凯斗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

    1986年03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江西高等学校沿革纪略

    彭友德

    <正> 江西的高等教育,滥觞于满清末期,初步发展于抗战时期;但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很快使江西的高等教育从发展到处于全面危机之中。这四十三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86年03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江西高等学校沿革纪略

    彭友德

    <正> 江西的高等教育,滥觞于满清末期,初步发展于抗战时期;但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很快使江西的高等教育从发展到处于全面危机之中。这四十三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86年03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早期美国人对待中国司法权的态度

    吴孟雪

    <正> 1784年3月,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成功,宣告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的开始。 由于对华贸易利润颇巨,美国来华船只的数目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商人和水手来到中国,和中国商民以及旅居华境的其他外国商民杂居一地。虽然,美国政府自1786年便派有领事驻留中国,但这些领事都是由商人兼任,旅华美人并不将他们看成是官方代表。而且,对于这些领事的权力和地

    1986年03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早期美国人对待中国司法权的态度

    吴孟雪

    <正> 1784年3月,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成功,宣告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的开始。 由于对华贸易利润颇巨,美国来华船只的数目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美国商人和水手来到中国,和中国商民以及旅居华境的其他外国商民杂居一地。虽然,美国政府自1786年便派有领事驻留中国,但这些领事都是由商人兼任,旅华美人并不将他们看成是官方代表。而且,对于这些领事的权力和地

    1986年03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