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会科学


  • 新春寄语

    本刊编辑部

    <正> 在举国欢度一九八六年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迎来了《江西社会科学》创刊五周年。 五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我们随着时代前进的主旋律,在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迈出了历史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江西社会科学》这束社科园地的幼苗茁壮成长。五年来,我

    1986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春寄语

    本刊编辑部

    <正> 在举国欢度一九八六年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迎来了《江西社会科学》创刊五周年。 五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我们随着时代前进的主旋律,在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迈出了历史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江西社会科学》这束社科园地的幼苗茁壮成长。五年来,我

    1986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为《江西社会科学》创刊五周年题词的专家、作者名单

    1986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为《江西社会科学》创刊五周年题词的专家、作者名单

    1986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李克

    <正>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相继翻译、出版了托夫勒、奈斯比特、贝尔等人的著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科学地评价这些著作尚做得不够。特别是由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撰写的宣传新技术革命和预测社会主义未来的著作、论文就显得更少了。我们应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撰写几本、几十本具有科学价值的宣传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未来的著作,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

    1986年01期 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的未来

    李克

    <正>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相继翻译、出版了托夫勒、奈斯比特、贝尔等人的著作,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科学地评价这些著作尚做得不够。特别是由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撰写的宣传新技术革命和预测社会主义未来的著作、论文就显得更少了。我们应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撰写几本、几十本具有科学价值的宣传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未来的著作,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

    1986年01期 1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展宏图的几点思考

    叶学龄

    <正>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党的代表会议精神,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央关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是当前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任务的精神,我们认为,围绕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有十个方面要统一思想认识,有五个方面要结合好。

    1986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展宏图的几点思考

    叶学龄

    <正>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党的代表会议精神,是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央关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是当前各级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任务的精神,我们认为,围绕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有十个方面要统一思想认识,有五个方面要结合好。

    1986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

    李成勋

    <正> 在当代世界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实行战略指导,所以研究和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政府的一项经常性重要任务。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本文只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以及如何形成这种特色,发表一点引玉之见。

    1986年01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

    李成勋

    <正> 在当代世界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实行战略指导,所以研究和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政府的一项经常性重要任务。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本文只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以及如何形成这种特色,发表一点引玉之见。

    1986年01期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生活消费与经济发展

    傅文仪

    <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所确立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各项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七五”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也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必须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勤俭建

    1986年01期 39-4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生活消费与经济发展

    傅文仪

    <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所确立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各项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七五”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也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必须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勤俭建

    1986年01期 39-4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使用价值概念的发展

    卢嘉瑞

    <正> “使用价值”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最早见于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他在对他的《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的一个注释中提出了“使用价值”概念,并强调“必须把有使用价值(valelVr usnelle)而没有出卖价值的财物(biens),和有使用价值和出卖价值的财富(richesses)加以区别”①魁奈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加以区别,是有意义的。在他看来,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

    1986年01期 43-4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使用价值概念的发展

    卢嘉瑞

    <正> “使用价值”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最早见于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他在对他的《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的一个注释中提出了“使用价值”概念,并强调“必须把有使用价值(valelVr usnelle)而没有出卖价值的财物(biens),和有使用价值和出卖价值的财富(richesses)加以区别”①魁奈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加以区别,是有意义的。在他看来,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

    1986年01期 43-4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宏观控制的再认识

    史忠良

    <正> 为了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雏形,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这是“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民经济活力的表现,在于微观搞活和宏观有效控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紧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增长

    1986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宏观控制的再认识

    史忠良

    <正> 为了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雏形,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这是“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民经济活力的表现,在于微观搞活和宏观有效控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能源、交通、原材料供应紧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增长

    1986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战略重点的选择、发展及其转移

    詹继生

    <正> 经济战略重点,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关键。能否以省情为基本依据正确选择重点,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重点,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转移重点,不仅决定着我省经济发展进程的快慢,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

    1986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战略重点的选择、发展及其转移

    詹继生

    <正> 经济战略重点,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重大关键。能否以省情为基本依据正确选择重点,在相对平衡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重点,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转移重点,不仅决定着我省经济发展进程的快慢,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

    1986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长江 开发九江

    江国镇

    <正>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的面积不足全国的五分之一,而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口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人们盛赞长江为我国的黄金水道。九江市濒临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省唯一紧抵长江的城市。自古以来,九江市的开发与繁荣和长江沿岸二十余座大中城市一样,离不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九江市的经济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要发展九江经济,仍然需要依

    1986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长江 开发九江

    江国镇

    <正>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的面积不足全国的五分之一,而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口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人们盛赞长江为我国的黄金水道。九江市濒临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省唯一紧抵长江的城市。自古以来,九江市的开发与繁荣和长江沿岸二十余座大中城市一样,离不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九江市的经济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要发展九江经济,仍然需要依

    1986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把食品工业建成支柱产业

    阮正福

    <正> 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是指其产值(或净产值)在国民经济产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对整个经济全局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一个地区支柱产业选择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能否建立起自己的经济优势,能否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问题。因此,支柱产业的选择是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为研究战略的人们所关注。

    1986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把食品工业建成支柱产业

    阮正福

    <正> 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是指其产值(或净产值)在国民经济产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对整个经济全局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一个地区支柱产业选择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能否建立起自己的经济优势,能否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问题。因此,支柱产业的选择是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为研究战略的人们所关注。

    1986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建立我省工业战略性优势产业群的几个问题

    廖才茂

    <正> 产业结构,是一个包括不同层次的不同内容的系统概念。本文研究的工业产业结构,则是指工业内部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工业产业结构规定着工业发展的重点、规模、速度和效益,因而是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是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高效益、高速度发展的客观前提。江西经济1985年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提

    1986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建立我省工业战略性优势产业群的几个问题

    廖才茂

    <正> 产业结构,是一个包括不同层次的不同内容的系统概念。本文研究的工业产业结构,则是指工业内部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工业产业结构规定着工业发展的重点、规模、速度和效益,因而是工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是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高效益、高速度发展的客观前提。江西经济1985年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提

    1986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二轻工业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邱元福

    <正> 随着二轻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积极发展二轻集体工业,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方针、政策,二轻集体所有制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这对于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缓和就业紧张局面,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6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轻工业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邱元福

    <正> 随着二轻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积极发展二轻集体工业,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正确方针、政策,二轻集体所有制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这对于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缓和就业紧张局面,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6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崇义县的变化看改革的威力

    阮方确 ,陈世贤

    <正> 崇义县,位于江西赣州西南赣、湘、粤三省毗邻之地,山多地少,素有“九分山林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地面积二百九十三万七千多亩,占总面积百分之八十八,耕地十四万多亩,人平十九亩山地一亩田。主要自然资源是木材、毛竹和矿产等。 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一九八○年以来,崇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一片片森林青翠碧绿,郁郁

    1986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崇义县的变化看改革的威力

    阮方确 ,陈世贤

    <正> 崇义县,位于江西赣州西南赣、湘、粤三省毗邻之地,山多地少,素有“九分山林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地面积二百九十三万七千多亩,占总面积百分之八十八,耕地十四万多亩,人平十九亩山地一亩田。主要自然资源是木材、毛竹和矿产等。 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一九八○年以来,崇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一片片森林青翠碧绿,郁郁

    1986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增强二轻企业活力的三个因素

    余发喜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统一,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

    1986年01期 75-7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增强二轻企业活力的三个因素

    余发喜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这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统一,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

    1986年01期 75-7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振兴南昌经济浅见——调查札记

    王素萍

    <正> 不久以前,我们在南昌市作过调查,深切地感到,在人才这个振兴南昌经济的关键问题上,尽管有了许多喜人的进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根据调查所得,就进一步解决振兴南昌经济的人才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1986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振兴南昌经济浅见——调查札记

    王素萍

    <正> 不久以前,我们在南昌市作过调查,深切地感到,在人才这个振兴南昌经济的关键问题上,尽管有了许多喜人的进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根据调查所得,就进一步解决振兴南昌经济的人才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1986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真理量”及其分析

    钟向东

    <正> 对认识进行定性研究,这是我国哲学界传统的研究方法。但在人类认识中是否存在真理量?它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具体分析认识的真理量?这些问题都是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1986年01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真理量”及其分析

    钟向东

    <正> 对认识进行定性研究,这是我国哲学界传统的研究方法。但在人类认识中是否存在真理量?它的含义是什么?怎样具体分析认识的真理量?这些问题都是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1986年01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姚军毅

    <正> 关于真理、价值范畴的涵义、实质和相互关系等问题,理论界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通过对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明确,必将有益于在认识范围内明确真理、价值的相互关系。故此,本文选取这样一个角度来作一番探讨,以就教大方。

    1986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姚军毅

    <正> 关于真理、价值范畴的涵义、实质和相互关系等问题,理论界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通过对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的明确,必将有益于在认识范围内明确真理、价值的相互关系。故此,本文选取这样一个角度来作一番探讨,以就教大方。

    1986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简论休谟哲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黄行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体现,都是人类认识史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所论及的休谟哲学思想,曾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以往我们在论述这位近代英国著名经验论哲学家的思想时,总是简单地把他的思想斥之为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翻版,是变相的僧侣主义。这是

    1986年0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简论休谟哲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黄行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体现,都是人类认识史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所论及的休谟哲学思想,曾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以往我们在论述这位近代英国著名经验论哲学家的思想时,总是简单地把他的思想斥之为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翻版,是变相的僧侣主义。这是

    1986年0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端正党风的关键与途径

    陈先煌

    <正>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端正党风又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 我们为什么这样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呢?这是从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出发的。正如陈云同志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时所指出的:“我们党是执政党,目前又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86年01期 96-9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端正党风的关键与途径

    陈先煌

    <正>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端正党风又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 我们为什么这样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呢?这是从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出发的。正如陈云同志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时所指出的:“我们党是执政党,目前又处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86年01期 96-9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端正党风 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罗炎卿 ,欧阳霄泉

    <正> 如何促进党风的根本好转,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这是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问题。 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整顿党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会上都强调必须在思想上纠正轻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要求全党重视,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

    1986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端正党风 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罗炎卿 ,欧阳霄泉

    <正> 如何促进党风的根本好转,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这是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问题。 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整顿党风。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会上都强调必须在思想上纠正轻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要求全党重视,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

    1986年01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好组织部门办公室工作的几个问题

    华有良

    <正> 办公室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它的内涵很宽,包括了多项内容,需要总结和开拓。办公室工作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其中突出的是:为中央、为党政军和各行各业领导机关服务,准确、迅速、保密的工作原则;严格

    1986年01期 105-1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好组织部门办公室工作的几个问题

    华有良

    <正> 办公室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学问,它的内涵很宽,包括了多项内容,需要总结和开拓。办公室工作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其中突出的是:为中央、为党政军和各行各业领导机关服务,准确、迅速、保密的工作原则;严格

    1986年01期 105-10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梯队结构建设的几个问题

    袁志成 ,钟健华 ,叶立青

    <正> 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继党的十二大之后,在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方面又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大步。在这次会议上,一批老同志主动从中央领导机构退下来,表现了他们以党的事业为重的高风亮节。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中央的领导岗位,给党的肌体增

    1986年01期 109-1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梯队结构建设的几个问题

    袁志成 ,钟健华 ,叶立青

    <正> 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团结奋斗,再展宏图”的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继党的十二大之后,在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方面又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大步。在这次会议上,一批老同志主动从中央领导机构退下来,表现了他们以党的事业为重的高风亮节。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了中央的领导岗位,给党的肌体增

    1986年01期 109-11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迅论作家的艺术思维特征

    王永生

    <正>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曾对作家的艺术思维特征作过多次精辟论述。尽管在他的文章里没有采用过“形象思维”的概念,甚至也没有出现过“艺术思维”的提法,但正象他在论述其他理论问题时很少运用名词、术语一样,在其生动形象的通俗化论述中,却深刻阐明了作家艺术思维的一些带规律性特点。学习鲁迅的有关言论,对于我们领会与理解艺术思维、形象

    1986年01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迅论作家的艺术思维特征

    王永生

    <正>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曾对作家的艺术思维特征作过多次精辟论述。尽管在他的文章里没有采用过“形象思维”的概念,甚至也没有出现过“艺术思维”的提法,但正象他在论述其他理论问题时很少运用名词、术语一样,在其生动形象的通俗化论述中,却深刻阐明了作家艺术思维的一些带规律性特点。学习鲁迅的有关言论,对于我们领会与理解艺术思维、形象

    1986年01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迅《故事新编》与郭沫若历史小说的比较

    朱文华

    <正> 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总有重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或非代表性的、成功的或不很成功的区分。鲁迅的《故事新编》比之于他的《呐喊》、《彷徨》小说集、散文诗集《野草》和大量的以“杂感”为主体的杂文,郭沫若的历史小说比之于他的以《女神》为代表的新诗和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显然就有这种区别。 应该承认,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伟大作家的创作意图、艺术构思、艺术表现形式和具体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独创性尝试的得失。也就是说,

    1986年01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鲁迅《故事新编》与郭沫若历史小说的比较

    朱文华

    <正> 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总有重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或非代表性的、成功的或不很成功的区分。鲁迅的《故事新编》比之于他的《呐喊》、《彷徨》小说集、散文诗集《野草》和大量的以“杂感”为主体的杂文,郭沫若的历史小说比之于他的以《女神》为代表的新诗和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显然就有这种区别。 应该承认,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伟大作家的创作意图、艺术构思、艺术表现形式和具体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独创性尝试的得失。也就是说,

    1986年01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茅盾早期论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

    杨健民

    <正>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标准问题,是严复在一九○一年第一次提出的。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三者(按即信、达、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①。在强调“译须信达雅”的同时,严复还力求“文必夏殷周”②。虽然,严复的《天演论》本身却并没有做到“信达雅”,是一种“太

    1986年01期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茅盾早期论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

    杨健民

    <正>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标准问题,是严复在一九○一年第一次提出的。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三者(按即信、达、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①。在强调“译须信达雅”的同时,严复还力求“文必夏殷周”②。虽然,严复的《天演论》本身却并没有做到“信达雅”,是一种“太

    1986年01期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朱德领导的“赣南三整”

    刘学民

    <正> “赣南三整”,是指朱德同志在江西南部山区,领导南昌起义军余部进行的三次整顿:天心圩整顿、大庾整编、上堡整训。南昌起义军的“赣南三整”,和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一样,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创立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民军队的巩固与发展产生过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赣南三整”的经过和意义作一概略论述,以求教于研究军史、党史的同志们和革命前辈。

    1986年01期 126-12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朱德领导的“赣南三整”

    刘学民

    <正> “赣南三整”,是指朱德同志在江西南部山区,领导南昌起义军余部进行的三次整顿:天心圩整顿、大庾整编、上堡整训。南昌起义军的“赣南三整”,和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一样,在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人民军队的创立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民军队的巩固与发展产生过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赣南三整”的经过和意义作一概略论述,以求教于研究军史、党史的同志们和革命前辈。

    1986年01期 126-12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干越的来源和迁徙

    何光岳

    <正> 干越和于越,原是两个不同的部族,一般认为于越为越人的正宗,而干越则是百越的一支。但有的却把干越错认为便是于越,①甚至否定有干越的存在,②这是不切实际的。

    1986年01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干越的来源和迁徙

    何光岳

    <正> 干越和于越,原是两个不同的部族,一般认为于越为越人的正宗,而干越则是百越的一支。但有的却把干越错认为便是于越,①甚至否定有干越的存在,②这是不切实际的。

    1986年01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时间的考析

    曾景忠

    <正> 有关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许多情节和问题,目前还在研究中,长征开始的时间是其中之一。各种著述历来对此说法不一,近年来陆续有文章专门探讨,但意见仍颇为分歧。本文拟就所见资料对此作一考析,并谈谈自己的管见。

    1986年01期 136-14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时间的考析

    曾景忠

    <正> 有关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许多情节和问题,目前还在研究中,长征开始的时间是其中之一。各种著述历来对此说法不一,近年来陆续有文章专门探讨,但意见仍颇为分歧。本文拟就所见资料对此作一考析,并谈谈自己的管见。

    1986年01期 136-14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畲族祖籍和民族形成问题

    周沐照

    <正> 畲族祖籍,学术界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有的根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认为畲族最早的居住地在湖南武陵地区;(二)有的根据畲民传说,认为他们的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三)还有的认为福建汀州地区的土著是今之畲族。 笔者认为,畲族祖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

    1986年01期 14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畲族祖籍和民族形成问题

    周沐照

    <正> 畲族祖籍,学术界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有的根据《后汉书·南蛮传》的记载,认为畲族最早的居住地在湖南武陵地区;(二)有的根据畲民传说,认为他们的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三)还有的认为福建汀州地区的土著是今之畲族。 笔者认为,畲族祖籍可以追溯到古代中

    1986年01期 14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地位及其战略

    张志祥

    <正>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情报、信息社会。情报信息是意志、决策、部署、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知识和智慧就是力量,就是财富。发展社科情报事业,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对比科技情报它还是一条短腿。当前

    1986年01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地位及其战略

    张志祥

    <正>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情报、信息社会。情报信息是意志、决策、部署、规划、行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知识和智慧就是力量,就是财富。发展社科情报事业,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对比科技情报它还是一条短腿。当前

    1986年01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学习恩格斯,加强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盟

    梅亦龙

    <正> 恩格斯在创立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时,深刻地论述了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作用,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 从恩格斯逝世至今的九十年间,自然科学的发展,如奔腾不息的江河,迅猛地向前推进。继二十世纪初的量子论和相对论之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遗传工程等自然科学的新领域,新理论不断涌现。如果我们离开了自然科学中的最新成果,哲学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离开了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自然科学也可能在新的成果面前无所

    1986年01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恩格斯,加强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盟

    梅亦龙

    <正> 恩格斯在创立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时,深刻地论述了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作用,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作用。 从恩格斯逝世至今的九十年间,自然科学的发展,如奔腾不息的江河,迅猛地向前推进。继二十世纪初的量子论和相对论之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遗传工程等自然科学的新领域,新理论不断涌现。如果我们离开了自然科学中的最新成果,哲学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离开了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自然科学也可能在新的成果面前无所

    1986年01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是从哲学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光辉典范

    黎祖谦

    <正>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的三十年时间里,恩格斯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失时机地从哲学角度对它进行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主要从下述三个角度研究自然科学,并由此得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结论:

    1986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的科学预见与我国的社会改革

    刘敬诚

    <正> 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泊尼克的信中回答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总体性概述给予我们的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他预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从而预示了

    1986年01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是从哲学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光辉典范

    黎祖谦

    <正>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的三十年时间里,恩格斯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失时机地从哲学角度对它进行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主要从下述三个角度研究自然科学,并由此得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结论:

    1986年01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的科学预见与我国的社会改革

    刘敬诚

    <正> 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泊尼克的信中回答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明确地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总体性概述给予我们的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他预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从而预示了

    1986年01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军事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丁世尤

    <正> 恩格斯曾以很大精力探讨和研究了军事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揭示武装斗争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原则,从而为建立新兴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它指导着各国革命人民武装斗争的实践。中国的革命和军队建设正是恩格斯的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986年01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军事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丁世尤

    <正> 恩格斯曾以很大精力探讨和研究了军事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揭示武装斗争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原则,从而为建立新兴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它指导着各国革命人民武装斗争的实践。中国的革命和军队建设正是恩格斯的军事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986年01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学习恩格斯的辩证逻辑思想

    危敬祥

    <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集中地论述了辩证逻辑思想,阐述了辩证逻辑的对象、性质和作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以及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等,科学地规定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第一次使用了“辩证逻辑”这一名称。恩格斯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辩证思维,而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的思维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思维从朴素

    1986年01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学习恩格斯的辩证逻辑思想

    危敬祥

    <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集中地论述了辩证逻辑思想,阐述了辩证逻辑的对象、性质和作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以及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等,科学地规定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第一次使用了“辩证逻辑”这一名称。恩格斯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辩证思维,而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的思维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思维从朴素

    1986年01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发展中的进化与革命

    张毅

    <正> 运用恩格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精神,不仅可以认识科学的发展是进化与革命交互更替、彼此渗透的过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循着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 进化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形式,是科学知识数量上的增加或逻辑上的自然发展,科学革命则是科学发展的另一种形式。是指根本不同的新理论取代旧理论,指科学思想上的重大变革,属于科学发展中的质变过程。科技的发展呈现出进化与革命相互更替、彼此渗透的过程,即是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的过程。进化是革命的前提,革命是进化的必然结果。这

    1986年01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发展中的进化与革命

    张毅

    <正> 运用恩格斯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精神,不仅可以认识科学的发展是进化与革命交互更替、彼此渗透的过程,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循着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 进化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形式,是科学知识数量上的增加或逻辑上的自然发展,科学革命则是科学发展的另一种形式。是指根本不同的新理论取代旧理论,指科学思想上的重大变革,属于科学发展中的质变过程。科技的发展呈现出进化与革命相互更替、彼此渗透的过程,即是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的过程。进化是革命的前提,革命是进化的必然结果。这

    1986年01期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维护无产阶级权威

    方正荣

    <正> 权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权威就是有声望,有威信的意思。有时也用来指专制和独裁。恩格斯说:“这里所谈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马恩选集》第二卷第551页)服从和被服从是权威的基本特征,否则就无所谓权威。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社会中生活。不管生产力的水平和阶级状况如何,总有一定的服从和被服从关系。如果说有区别,

    1986年01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要维护无产阶级权威

    方正荣

    <正> 权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权威就是有声望,有威信的意思。有时也用来指专制和独裁。恩格斯说:“这里所谈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 (《马恩选集》第二卷第551页)服从和被服从是权威的基本特征,否则就无所谓权威。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在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社会中生活。不管生产力的水平和阶级状况如何,总有一定的服从和被服从关系。如果说有区别,

    1986年01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年恩格斯对物质利益问题的认识

    彭赟

    <正> 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青年恩格斯1842年后在英国曼彻斯特时期,对物质利益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成为直接促进恩格斯摆脱唯心史观的动力之一,也为日后他和马克思一道进一步揭示出生产关系这个科学范畴,进而创立唯物史观作了准备。

    1986年01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年恩格斯对物质利益问题的认识

    彭赟

    <正> 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青年恩格斯1842年后在英国曼彻斯特时期,对物质利益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成为直接促进恩格斯摆脱唯心史观的动力之一,也为日后他和马克思一道进一步揭示出生产关系这个科学范畴,进而创立唯物史观作了准备。

    1986年01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科学发展与自觉的辩证思维

    林锡奇

    <正>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要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要求改变自发的辩证思维方式。自然科学家应,“仔细研究辩证哲学”,进行自觉的辩证思维。 自发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我们意识所反映的外界客观实在的自发的,不自觉的、不定型的、哲学上无意识的信念。”它是从自然科学实践中不自觉地总结出的,又支配着自然科学家思想的思维方式。它比自然主义的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

    1986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

    王永平

    <正>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在马哲史中的地位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一、在马哲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阐明这种关系,是马恩长期的愿望。一是由于这种关系遭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歪曲和攻击;二是由于马恩要彻底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早在1845年,他们就决定共同钻研唯物史观同德国思维联系,主要是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见解之间的对立。这个心愿是通过

    1986年01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科学发展与自觉的辩证思维

    林锡奇

    <正>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要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要求改变自发的辩证思维方式。自然科学家应,“仔细研究辩证哲学”,进行自觉的辩证思维。 自发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我们意识所反映的外界客观实在的自发的,不自觉的、不定型的、哲学上无意识的信念。”它是从自然科学实践中不自觉地总结出的,又支配着自然科学家思想的思维方式。它比自然主义的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

    1986年01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尔巴哈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

    王永平

    <正>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在马哲史中的地位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一、在马哲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阐明这种关系,是马恩长期的愿望。一是由于这种关系遭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歪曲和攻击;二是由于马恩要彻底清算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早在1845年,他们就决定共同钻研唯物史观同德国思维联系,主要是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见解之间的对立。这个心愿是通过

    1986年01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周鼎弟

    <正>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有以下三个基本经济特征:一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二是按劳分配;三是有计划生产将代替生产无政府状态。恩格斯说:“无产阶

    1986年0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周鼎弟

    <正>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有以下三个基本经济特征:一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二是按劳分配;三是有计划生产将代替生产无政府状态。恩格斯说:“无产阶

    1986年0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统战理论讨论会主要观点简介

    吴洪明

    <正> 江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于1985年12月初,在宜春市召开了全省统战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各高等院校、各地市、各民主党派和省直有关单位的同志共六十人。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六篇,印发给与会同志三十八篇。会议除交流论文外,主要就共同关心的两个理论问题,即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问题和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986年01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统战理论讨论会主要观点简介

    吴洪明

    <正> 江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于1985年12月初,在宜春市召开了全省统战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各高等院校、各地市、各民主党派和省直有关单位的同志共六十人。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六篇,印发给与会同志三十八篇。会议除交流论文外,主要就共同关心的两个理论问题,即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问题和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986年01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来看——如何大力发展我省成人教育

    刘夫力

    <正> 最近,我省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一个对联邦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团,历时半个月,对联邦德国职工技术教育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考察。 整个团在联邦德国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通过短时间考察,了解认识到联邦德国在职业技术培训和整个成人教育是搞得好的,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86年01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联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现状来看——如何大力发展我省成人教育

    刘夫力

    <正> 最近,我省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一个对联邦德国职业教育考察团,历时半个月,对联邦德国职工技术教育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考察。 整个团在联邦德国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通过短时间考察,了解认识到联邦德国在职业技术培训和整个成人教育是搞得好的,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86年01期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