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群慧;王岭;
全方位扩大内需是立足长远、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投资于人”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选择。在论述“投资于人”概念基本内涵基础上,从微观基础、中观机制、宏观动力、制度环境四个维度,分析“投资于人”的理论基础,厘清“投资于人”对消费提振升级、畅通经济循环的基础性功能,以及“投资于人”对投资效率提升、结构优化和促进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性功能,并从消费能力、收入分配与收入预期、人口形势以及教育年限等方面剖析“投资于人”的现实必要性和急迫性。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投资、就业投资、医疗投资、养老投资等四个方面,提出以“投资于人”推进全方位扩大内需的根本路径。
2025年09期 v.45;No.466 69-81+2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阳日辉;徐远彬;
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关乎国家竞争力。“十五五”时期,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将呈现数字技术持续突破并深化应用、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创新网络化、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四链”融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与数字产业集群深度融合等趋势。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应以高端化、绿色化、创新生态化、定位差异化、产供国际化、区域协同化为发展目标,以梯度培育、区域创新要素一体化和开放协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与竞争力提升为战略重点。在此基础上,需以体系化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培育链主企业与产业生态、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构建全球化协作网络等为实现路径,并从构建央地协同、区域协同、全球协同机制体制,构建创新体系与敏捷化治理体系,打造人才引培与产学研用协同体系,建立产业基金与风投体系化融资网络,制定梯度培育的分级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
2025年09期 v.45;No.466 82-92+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新万;符小平;李月琛;
降低企业杠杆率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杠杆率下降和经营效率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09—2024年6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面板数据,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杠杆率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杠杆率对其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跨期抑制效应,呈现“当年显现-次年强化”的动态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杠杆率可以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三重作用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异质性分析显示,三线城市、经济大省、高杠杆率水平和高政府财政补助的企业杠杆率对经营效率的抑制效果更强。
2025年09期 v.45;No.466 9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冰冰;宋健;赵树宽;
在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背景下,以国家审计数字化赋能国有企业治理效能提升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以200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数字化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数字化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并且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改善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效率以及增强审计机关监管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审计数字化对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由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国有企业以及社会监督水平较低的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家审计数字化的现实效果研究,对进一步强化审计机关监督效能、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5年09期 v.45;No.466 10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